
這張圖展示的是
美國財政主導(Fiscal Dominance)代理指標:
30年期名目殖利率(30-year nominal yield)減去 5年期實質殖利率(5-year real yield)。
目前數值已升至 2015年以來的高位(約 3.37),並出現明顯上行趨勢。
這代表市場正在定價一種結構性風險:美國財政政策過度擴張 + 聯準會(Fed)偏鴿(dovish-biased Fed) 的組合。
一、核心概念
1. Fiscal Dominance(財政主導)
指的是財政政策(政府支出與赤字)壓倒貨幣政策(央行獨立性),使得央行被迫維持寬鬆以便為政府融資。
→ 投資意涵:通膨可能被容忍,長端利率成為「洩壓閥」。
2. Nominal Yield(名目殖利率) vs. Real Yield(實質殖利率)
• 名目殖利率 = 包含通膨預期。
• 實質殖利率 = 扣除通膨預期的真實利率。
→ 差值擴大通常代表市場認為「通膨預期上升但 Fed 不會激進應對」。
3. Long-end of the curve(殖利率曲線長端)
指 30 年期等長天期債券殖利率。當投資人擔憂通膨或財政風險時,長端利率往往成為壓力釋放口。
二、圖表訊號解析
1. 近期走勢:
2024 下半年至 2025 年初,該指標從約 2.5 快速升至 3.3 以上,創 2021 年以來新高,顯示市場快速調整對 長期財政風險與通膨容忍度 的預期。
2. 形成機制:
• 5年實質殖利率下滑 → 市場認為 Fed 偏鴿,不會強硬對抗通膨。
• 30年名目殖利率上升 → 投資人要求更高風險補償(risk premium)以應對長期財政與通膨壓力。
→ 結果:代理指標走高,凸顯「財政主導」風險。
3. 與歷史比較:
• 2020 疫情後的財政刺激期曾出現指標急升。
• 現在的水準已接近當年高峰,意味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與債務可持續性再度發出警訊。
三、投資意涵
1. 債券市場(Bond Market)
• 長天期美債殖利率將面臨上行壓力(bear steepening)。
• 美國政府融資成本持續上升,若需求不足可能引發拍賣不順(auction tail risk)。
2. 股市(Equity Market)
• 短期因 Fed 偏鴿支撐股市,但若長端殖利率過快上升,將壓制估值(尤其是高估值成長股)。
3. 外匯市場(FX Market)
• 美元可能受「利率上升 vs. 財政赤字惡化」的拉鋸影響。
• 長期而言,若市場懷疑美元資產的安全性,可能觸發資金分散化。
4. 大宗商品(Commodities)
• 若市場預期通膨被容忍,黃金(Gold)與實體資產可能受益。
四、值得追蹤的問題
1. Fed 是否進一步失去獨立性?
• 若未來面臨經濟放緩,Fed 是否繼續寬鬆,即便通膨高企?
2. 財政路徑(Fiscal Path)
• 美國大選後,無論誰執政,財政赤字是否會擴張?
3. 市場信心(Market Confidence)
• 外國投資人(如日本、中國、主權基金)是否持續買入美債?
• 一旦需求下降,殖利率曲線將更快「失序化」。
將來會有什麼麻煩?
這個「US Fiscal Dominance Proxy」指標的急升,等於債市在用價格告訴我們:
「美國的財政支出過度、Fed 偏鴿、長端利率正在洩壓,市場嗅到麻煩。」
若情境持續,將進一步帶來:
• 美債長端利率持續走高
• 股市估值壓力加大
• 美元資產的結構性風險再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