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嚴肅的政治經濟類別中,很少有一本書能像齋藤ジン(Saito Jin)的首部著作《世界秩序正在改變:從新自由主義到遊戲改寫》(文春新書)般,在日本市場引發如此大的迴響。自 2024 年 12 月出版以來,短短半年間便 10 次加印,銷量突破 4 萬 1,000 冊,成為異例的暢銷書。
齋藤ジン並非學院派的經濟學者,而是一位實戰經驗深厚的 金融投資顧問(Financial Investment Advisor)。他長年在華盛頓執業,曾任職於 G7 相關機構(G7 Group),並於 2007 年共同創立「觀察所集團」(Observatory Group),為對沖基金(Hedge Fund, ヘッジファンド)與全球機構資金提供政策分析。
他的客戶名單中,甚至包括世界知名投資人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ジョージ・ソロス)。
日本的歷史契機:輸家環境下的「相對勝者」
2025 年 5 月 18 日,他透過 NHK 專題節目「美中對立 日本的『活路』是?」從華盛頓現場連線,直言 未來 10-15 年全球秩序將劇烈翻轉(秩序の劇変)。
👇👇👇
https://video.unext.jp/episode/SID0024438/ED00660651
在他看來,當前的世界正在進入 勝者與敗者交換(勝者と敗者の交代) 的時代,日本或許能從「輸家」環境中意外成為「相對勝者(相対的勝者)」──這正是他寫作本書所要傳遞的訊息:「日本今正迎來數十年難見的機會」。
書中核心議題與產業建言
齋藤在書中不僅宏觀分析新自由主義秩序的崩解,更對日本產業提出具體方向建言:
1. 能源與資源安全(エネルギー安全保障)
• 日本長年依賴進口能源,他主張應加快再生能源(再生可能エネルギー)與核能技術的合理化布局,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2. 半導體與先進製造(半導体・先端製造業)
• 對比中國不再是理想投資標的,他認為日本應強化與台灣、韓國及美國的產業聯盟,重建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
3. 數位經濟與金融科技(デジタル経済・フィンテック)
• 日本金融業過去因循保守,但全球資本市場正快速數位化。他建議透過監管鬆綁,鼓勵新創金融科技公司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
4. 地緣政治下的農業與糧食安全(食料安全保障)
• 在美中對立背景下,他提出糧食安全將成為戰略議題,日本應重估農業價值,發展「高附加價值農業」並進入出口市場。
這些建議的背後邏輯在於:
全球遊戲規則翻轉(ゲームチェンジ)之際,日本不能再依賴舊秩序,而必須主動塑造新的比較優勢。
與台灣及全球趨勢的接軌
若將齋藤的觀點放到更廣的亞太與全球脈絡中,可以看到幾個共鳴點:
• 台灣(Taiwan, 台湾):同樣面臨能源轉型與半導體產業的戰略壓力。台灣的 綠能政策(Green Energy Policy) 與日本的再生能源布局,其實可形成互補合作。尤其在電網強化、儲能技術上,兩國若能建立標準聯盟,將掌握下一輪基礎設施紅利。
• 全球(Global, グローバル):資本正從中國部分撤出(China de-risking),尋找新的落腳點。東南亞、印度、日本、台灣都是受益區域。這意味著 供應鏈再配置(Supply Chain Reconfiguration) 不僅是企業選擇,更是國家戰略。
• 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 金融市場):在去全球化與區域化並存的時代,貨幣與資本流動將更受地緣政治影響。
日圓(JPY, 円)が安全資産として再評価される可能性 がある,對投資人而言,是潛在的避險工具。
投資人的具體建議
結合齋藤書中的觀點與當前市場環境,對投資人可提出以下三項具體建議:
1. 日圓資產(JPY Assets, 円資産)
• 在地緣政治動盪加劇下,日圓有望重獲「避險貨幣(Safe Haven Currency)」地位。投資人可考慮增持日圓計價資產,如日債(JGBs)或日本大型出口商股票。
2. 政策受惠股(Policy Beneficiaries, 政策受益株)
• 再生能源、電網強化、半導體設備商(如與台灣或美國有深度合作的企業)將直接受惠於政策推動。日本的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會帶來新一波結構性投資機會。
3. 全球資金再配置(Global Capital Reallocation, 資本再配置)
• 隨著去中國化(China De-risking)趨勢,國際資金將更多配置於印度、東南亞與日本。投資人可透過 ETF 或區域型基金分散配置,分享供應鏈轉移的紅利。
結語:預言書還是行動指南?
齋藤ジン的《世界秩序正在改變》既是一本 預言書(予言書),也是一本 行動指南(行動指針)。它提醒日本,不應只是懷舊於「失落的三十年」,而應在全球格局洗牌之際,積極定位自己。
對台灣與全球投資人而言,這本書最寶貴的啟示是:舊秩序的瓦解不是終點,而是資本市場新遊戲的起點。
能否成為「相對勝者」,取決於能否在結構性轉折中果斷調整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