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mei財經隨筆 #somei隨筆
昨晚,10月6日人工智慧巨頭 OpenAI 宣布與晶片製造商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達成為期五年的重磅合作協議,正式開啟 AI 晶片市場的新一輪競賽。這項協議不僅在市場上引發劇烈震盪,也象徵著 Nvidia 的獨霸地位正遭遇實質挑戰。
一、交易重點:AI 基礎設施的戰略綁定
根據雙方公布的內容,這筆合作的規模與深度皆創下業界先例:
• 合作內容:AMD 將在五年內,向 OpenAI 提供多代高效能 GPU,起始版本為 Instinct MI450。雙方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完成高達 6 GW(gigawatt)運算能力 的部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 AI 加速基礎建設之一。
• 首期部署:第一階段將於 2026 年下半年 啟動,部署約 1 GW 的 GPU 運算能力,標誌著 AMD 正式切入 AI 雲端訓練核心領域。
• 股權結構:AMD 同時授予 OpenAI 一份附帶里程碑條件的 認購權證(warrant),若 OpenAI 能依進度完成晶片部署與性能驗收,即可行使認購權,以超低價最高持有 AMD 約 10% 股權(約 1.6 億股普通股)。
• 條件掛鉤:該股權歸屬條件與部署進度、運算效能及 AMD 股價表現綁定,屬於「成果導向式激勵」設計。換言之,OpenAI 必須先幫 AMD 創造實質訂單與技術成果,才能獲得股權回報。
• 潛在營收:據路透社與彭博分析,AMD 內部估算這筆合作及衍生訂單有機會在未來數年帶來 數百億美元級別的營收,成為推動公司 AI 事業成長的關鍵引擎。
這不是單純的晶片採購案,而是一場帶有「共同命運」性質的戰略結盟。AMD 提供技術與產能,OpenAI 則以計算需求與市場地位交換潛在股權,雙方的利益因此被深度綁定。
二、市場反應:AI 板塊全面沸騰
消息公布後,市場立即給予強烈回應。AMD 股價在盤中一度飆升超過 30%,成交量創下歷史新高。投資人普遍將此視為 AMD 成功「打入 OpenAI 供應鏈」的象徵,也意味著公司有望在 AI 晶片市場中挑戰 Nvidia 的壟斷優勢。
根據美國多家券商報告:
• 投資機構重估 AMD 的成長曲線:華爾街開始上修 AMD 的長期營收與毛利率預測,認為公司在 AI 加速器市場的市佔率有機會從目前的個位數提升至 15–20%。
• 分析師調升目標價:摩根士丹利與高盛均將 AMD 的目標價上調至 280 美元以上,理由是「OpenAI 合作為公司建立了長期訂單與品牌信任的護城河」。
• 市場溢價擴大:在 Nvidia 高估值帶動下,AMD 的 AI 題材重估效應顯著。部分基金經理指出,這次合作有望讓 AMD 成為 AI 產業鏈的「第二核心」。
與此同時,Nvidia 股價則短線承壓,反映出投資人開始評估 AI 晶片市場競爭加劇 的可能性。
⸻
整體而言,這項合作不僅是一筆交易,更像是一場「AI 運算時代的聯盟宣言」。OpenAI 需要更多、更具成本效益的運算能力,而 AMD 需要一個能撐起產業信任的全球舞台。當雙方握手的那一刻,AI 晶片市場正式進入「雙極競爭」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