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隨筆|都是關稅惹的禍?  iPhone 16 Pro全球定價迷思

#SoMei財經隨筆
全球iPhone 16 Pro售價差異,是關稅與稅收政策對消費市場衝擊的活教材。
蘋果iPhone 16 Pro(128GB)2025年美國售價為1,079美元,然土耳其消費者卻需支付高達2,182美元,價差超過一倍
這並非單一現象,排行榜上許多歐洲、南美、中東國家,iPhone均比美國高出14%至100%以上
關稅與間接稅的「魔術」
土耳其iPhone天價,與其50%奢侈品關稅和增值稅直接相關。歐洲國家的14%-34%則源自高額增值稅及蘋果針對匯率風險的價格調整策略
BRICS、部分亞洲與南美國家,也因層層進口稅和地方稅金使價格層層墊高,與美國消費者體驗形成鮮明對比
關稅其實在懲罰誰?
高「入門票」直接影響消費者權益,也折射出市場流動性:高關稅國家不僅消費者買單,市場規模與科技普及率往往相對受限。
這對跨國企業來說,衍生更多稅務規劃與匯率避險難題,最終影響到當地創新與數位轉型速度
iPhone價差能否作為關稅傷害的縮影?
毫無疑問,iPhone全球售價差透露重要訊號:關稅與複雜稅制,帶來的並非單純的價格差,更直接扣連到消費者選擇權、企業成本及國家數位競爭力。若把iPhone比喻成現代消費科技的「通用幣」,關稅的「溢價」正是全球市場碎片化、高牆經濟的真實縮影
Source: Visual Capit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