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今年以來(Year-to-Date, YTD),S&P 500 的累積報酬率達 +9.7%。
這一回報來源主要可分為兩個部分:
一、企業獲利增長 (Earnings / EPS Growth)
+5.2% 的漲幅來自於 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EPS) 的提升。
• 科技 (Technology) +11.0%
• 通訊服務 (Communication Services) +10.8%
• 金融 (Financials) +8.6%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環境下,企業獲利依舊展現韌性,成為股市表現的基本支撐。這說明即便宏觀環境承壓,部分產業仍能靠結構性需求或效率提升帶來獲利增長。
二、市場本益比擴張 (P/E Multiple Expansion)
另有 +4.2% 的報酬來自於 本益比(Price-to-Earnings Ratio, P/E) 的上升,意即投資人願意為相同一美元的獲利支付更高價格。
• 工業 (Industrials) +10.7%
• 能源 (Energy) +9.8%
• 原物料 (Materials) +9.5%
這種「估值重評」(Valuation Re-rating)顯示市場情緒趨於樂觀,但同時也帶來潛在風險:市場已隱含對未來獲利過於樂觀的假設。
三、為何「估值擴張」值得關注
1. 估值風險 (Valuation Risk):目前本益比已高於歷史均值,一旦未來成長不如預期,市場缺乏安全邊際。
2. 宏觀背景 (Macro Backdrop):在「利率更高且更久」(Higher-for-longer rates)與流動性收緊的情況下,本益比可能受壓,尤其是利率敏感產業(rate-sensitive sectors)。
3. 投資人情緒 (Investor Sentiment):週期性與成長型產業的強勢表現,可能代表情緒走在基本面之前,與歷史上「景氣循環後段」(late-cycle rallies)的情境相似。
四、結語 (Takeaway)
S&P 500 今年的上漲基礎來自兩個支柱:
• 真實的獲利增長 (Earnings Growth) 提供了堅實基礎;
• 本益比擴張 (Multiple Expansion) 則推動股價走得更快。
然而,未來能否維持漲勢,仍取決於企業獲利是否能持續。倘若獲利動能不足,市場估值可能回調,抵消部分今年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