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到一則新聞,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由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 NBIM 管理),以「在戰爭與衝突中助長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為由,決定將 六家公司排除出投資組合,稱這類風險已「無法接受」 。
已撤資公司及討論形式
根據報導,這六家公司包括 Caterpillar(卡特彼勒)及五家以色列銀行。這一決定凸顯該基金遵從倫理與道德標準,
對企業涉及戰爭或人權議題保持高度敏感 。目前尚未得知相關公司是否提出回應。
先前相關行動
此舉並非首次;基金已於此前宣布,已出售與以色列相關的 11 家公司股份,終止所有與以色列相關的外部資產管理合約,表達對加薩人道危機的關切 。
基金強調,這些行動是在“非常特殊的衝突背景下”制定的,目的在於排除涉及約旦河西岸或加沙地帶衝突的企業 。
基金立場與投資原則
挪威主權基金一向主張「去政治化」的投資策略,但同時需遵循挪威議會訂定的倫理準則,這些準則反映社會對於人權、氣候變遷等層面的普遍關注。基金也設有外部倫理委員會,負責評估並建議是否排除特定投資標的 。
總結重點
政策導向: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因應以色列—加薩的衝突與人權風險,主動撤出多家公司投資,採取道德投資為優先的原則。
具體行動:已撤資六家公司(含 Caterpillar 與五家以色列銀行),此前亦已清倉 11 家以色列企業,並終止相關管理合約。
戰略背景:此舉反映基金在堅持去政治化與效率投資之外,也嚴守道德操守與社會責任。
這件事其實對全球金融市場相當有啟示,以下從三個角度剖析:
其一是對全球 ESG 採購與投資標準的示範效應;
其二是 Caterpillar 與以色列金融機構的具體風險;
其三是對主權財富基金(SWF)與長線投資人的啟示。
(註:關鍵事實已參照 NBIM 官方倫理準則與多家權威媒體的報導。 )
一、對全球 ESG 採購/投資標準的示範效應
• 「倫理排除」成為可複製腳本:NBIM 依據既定倫理指南與倫理委員會程序,對涉衝突/人權高風險公司做出排除與觀察名單決策;這套透明流程容易被大型資產主(養老金、保險資金、校務基金)與政府採購規則借鏡,形成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傳導。
• 指數與代持的連鎖反應:當全球最大主權基金公開排除(含 Caterpillar 及多家以色列銀行),被動型資金、ESG 指數編製者與資產代管機構往往會跟進調整方法學或增設爭議標的篩選條款,擴大資金流向差異。
• 公共採購與供應鏈條款加嚴:公共工程與教育、醫療體系的供應鏈責任條款,常以大型主權基金或多邊機構標準為參考;此番排除提高了「涉國際人道法風險」在招標文件中的敏感度,供應商將更頻繁被要求提供「最終用途」與「人權盡職調查」證明。
二、Caterpillar 與以色列金融機構:具體風險與後續挑戰
• 商譽與客戶流失風險:被 NBIM 明確點名與排除,可能引發更多資產主與公共採購單位的二次評估,影響未來投標資格與長期投資者以至機構客戶關係。
• 合規與出口管制壓力:圍繞設備最終用途與「用途規避」的監控要求升級,公司需投入更高成本建立可驗證的終端用途與停用機制(kill-switch 等),否則面臨更多市場的監管質疑與限制。
• 資本成本上升:納入爭議名單會導致ESG 評等下降與部分基金強制減碼,推升股權風險溢酬;若被更多指數或委外代管排除,邊際賣壓與估值折價風險加大。
其中,對以色列銀行(如 Bank Leumi、Hapoalim、FIBI、Mizrahi Tefahot 等)的金融業務有另外的潛在風險
• 「融資用途」審查升級:與被視為涉入屯墾或軍事活動的交易相關敞口,將面臨國際投資人撤資、海外同業授信限縮與對手方風險定價抬升。
• 跨境合規與結算風險:與歐洲、北美資本市場的結算、托管與代管服務可能更趨謹慎,影響中長期的外幣流動性與批發融資成本。
• 聲譽與客戶結構變動:國際 ESG 資金的撤出,可能推高對本地存貸比的依賴度與資金成本,驅動商業模式向更高保證金、更嚴授信條件調整。
三、對主權財富基金與長期投資者的啟示
1.把「戰時人權」納入正式風險地圖:NBIM 的動作凸顯「國際人道法/戰地風險」是可以量化、可審計、可執行的投資約束,而非純粹的價值宣示。長線資產主應在投資委員會層級設定觸發條款(triggers):一旦出現聯合國或官方人權機構點名事件,即啟動強度不同的觀察、限投、排除或撤資。
2.先「積極所有權」後「排除」的漸進路徑:NBIM 架構是先由倫理委員會提出建議、與公司互動與要求補救措施,若風險仍不可接受才排除;此路徑有助於降低政治化爭議並保留治理成效。其他 主權基金可複製此治理流程與信息披露節奏。
3.國別風險與指數依賴的再校準:事件顯示即使是被動投資為主的超大基金,也會在「方法學之外」進行主動剔除;長線投資人需檢視自身對基準指數的依賴度,建立獨立的「爭議地緣」白名單/黑名單與加權調整機制。
4.危機傳導的情境演練:對涉衝突行業(重機械、軍民兩用設備、基礎金融)建立三層情境:
① 觀察名單與參與;
② 區域性限投與融資成本上調;
③ 全面排除與被動產品同步去持有。
每層情境對資金流與估值的影響需有量化門檻與退出計畫。
一句話總結:NBIM 的撤資不只是一次性的「政治表態」,而是可視為,正在建立,可被複製的治理與合規框架。
對企業而言,真正的護城河將是可驗證的人權盡職調查與最終用途控制;
對長線資產主而言,則是把「戰時/人權」風險制度化、透明化,並能在指數化投資體系中有紀律地偏離基準。
新聞連結如下:
https://www.cnbc.com/2025/08/26/norways-giant-wealth-fund-exits-six-firms-on-israel-concerns.html?utm_campaign=trueanthem&utm_content=main&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linkedin